父母赌气,孩子赌命!90%的父母都输在了“爱和孩子较劲”!
对于父母来说,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,最大的心愿,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可随着孩子一点点的长大,父母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从期盼,转变成了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,什么考试不及格、玩手机、写作业拖拉磨蹭,孩子的缺点突然开始数不胜数。
甚至,从一个小问题就可以开始无数可怕的演绎:
孩子一句不想写作业,可以跟“厌学”划等号;
孩子玩手机玩了2小时,可以跟“网瘾少年”划等号;
孩子的一道错题,可以跟“上不了大学、没有未来”划等号……
于是不断地让自己陷入焦虑,不断地想让孩子修正。
在问题中,忧心度日,惶惶不安。
从什么时候开始,你会习惯性地和孩子较劲?
经常能看到网络上有这种视频:
图源 | 网络素材(侵权联系删)
一个妈妈在教孩子写作业。
当孩子不小心写错了一道题时,妈妈立即就发出了质疑的声音:
“这道题写得对吗?你再算算?”
孩子顿时大气不敢出,手颤颤巍巍的就开始重新填写,结果就是又写错了。
妈妈开始深吸一口气,一步一步的教孩子怎么计算。
当发现教了好几遍,孩子还不会时,妈妈的血压和嗓门就开始升高,“我都教了这么多遍了,你怎么就是不会!?”
结果,孩子反抗了,“我不就是因为不会才要学习吗?”
妈妈认为孩子不会做题还要跟自己顶嘴,于是就被气得血压飙升。
孩子认为妈妈不理解自己,于是孩子也不肯再写作业了,对学习也产生了抵触情绪。
教育学博士钱志亮曾说:
“无数真实案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真相:父母越强势,反而越容易把孩子变差。”
前段时间看了一段视频,女孩因为被父母训了几句,争执不过,冲动之下反锁了房门,坐上了窗台,扬言要跳下去。
消防员闻讯而来,希望女孩的妈妈可以先宽慰女儿几句。
女孩的妈妈竟十分执拗,仿佛双方是仇人一般,不肯后退一步,甚至还说:“我不可能跟她道歉。”
消防员好言相劝了好久,这位妈妈才终于肯放下情绪,跟孩子沟通几句,女孩竟哇地大哭出来。
最后成功被消防员救了下来。
每当打开网络视频,映入眼帘的类似事件更是比比皆是。
有的父母砸掉了孩子的手机,孩子气得绝食相逼;
有的父母对孩子恶语相加,孩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;
更有甚者,父母打骂孩子,孩子不顾后果跳楼自戕。
太多的孩子都在与父母较劲中,选择了极端的方式,甚至走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。
我们不惜一切地去和这些问题较劲,千方百计地想要向孩子证明自己是对的,结果却在反复拉扯中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,也将亲子关系推到了崩塌的边缘。
记得作家李中莹曾经说过:
“孩子成长都会跟自己的父母有一场战争,孩子赢了是戏剧,父母赢了是悲剧。”
作为父母,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,与孩子较劲,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是赢家。
02 父母越硬,孩子越刚
在纪录片《守护解放西2》中,有一个染着黄头发,浑身散发着“不良少年“气息的十三岁男孩,因为离家出走两三个星期,被爸爸报警找到,俩父子一见面就剑拔弩张。
了解过后才知道,孩子因为不服管教,格外叛逆,被爸爸送去过特训学校,孩子因为很抗拒,才三番两次离家出走。
就在爸爸提到要把他送回特训学校时,孩子立马朝门口逃去。
孩子大喊着:“我不去那里,老子已经吃了6个月的亏了!”
俩父子在门口开始互相推搡,甚至大打出手,爸爸的动作越强硬,孩子的反击就越激烈。
大家将两人分开后,爸爸站在门口无奈的说:“我只能把他送去那种封闭式培训,我在家里管不住啊!”
问到为什么一定要送孩子去特训学校时,他说:
“孩子在家里拿着刀子要杀他妈妈,他万一在外面做了坏事,我负责不起!”
怕孩子犯错,但自己管不了,所以想要找个可以管住孩子的地方。
但以孩子现在的状态,这位爸爸还是在用一种硬碰硬的方式去教育他,显然是在将孩子送到跟自己更为对抗的一面,最后只会无法收场。
有多少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都是以压制、管教的方式,试图让孩子修正错误?
无一例外,这些家庭面临的都是亲子关系的崩塌!
只要父母千方百计地想要战胜孩子,那么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地想要打败父母!
父母的硬,铸就了孩子的刚,也换来了两败俱伤的结局。
当孩子出现问题时,父母不能一心只想着管着孩子不犯错,如果父母和问题站在一起试图打败孩子,那么孩子只能竖起全身的尖刺保护自己、刺伤家人。
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,一个女孩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,抽烟,染头发,甚至还对纹身产生了兴趣,还偷偷纹了个图案。
这些事情,她都不敢让妈妈知道,担心不被理解,害怕被训斥。
结果有一次和妈妈出门时,纹身竟被人不经意间看到了。
那人很不屑地大声说道:“小小年纪就纹身,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学生,真是够给你爸妈丢人的!”
正当她觉得逃不过被妈妈责骂一顿时,妈妈突然站了起来,大声怼了那人:“我当妈妈的还没说什么呢,轮得到你说三道四吗?”
不仅如此,回到家后,妈妈也没有训她,反而还说了很多关心的话,有一句话让她一直记忆犹新:
“虽然妈妈不理解,但是我会尊重你,支持你的选择。”
从那以后,她开始安心地和妈妈说自己的心里话,分享自己的想法。
自然,妈妈也能够像朋友一样,倾听她,理解她。
那个纹身,也早就被女孩洗掉了。
因为她从妈妈的柔软和退让里,确认了自己被爱,也收回了自己所有的叛逆。
正如作家刘墉曾说:
“只要你愿意肯定孩子,引领孩子,却不干扰他,孩子一定能让你刮目相看。”
当我们能够软下来,一边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去经历,一边给予情感上的支持,才能够真正成为托举孩子的那个人。
能够赢得孩子的父母,才是真正的大智慧。
如何才能避免和孩子较劲,将自己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呢?
以下三个步骤,父母可以参考使用:
(1)多一点倾听,消除对立情绪
因为立场不同的缘故,面对同样一件事,父母和孩子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,这很正常。
正确的做法就是,去听听孩子的心声。如果纪录片中那位爸爸可以看到儿子“我不想去特训学校”后面那句“我会很吃亏”,看到他因为被送走的难过和在学校受到的伤害,给予孩子尊重和支持,孩子就不会产生更严重的对立情绪。
(2)适当跟孩子“示弱”
父母的强势、权威,会在无形之中打压孩子的主动性和安全感,甚至会剥夺孩子独自尝试、摸索、成长的机会,破坏他的自尊和自信。
只有父母不再高高在上,孩子才能站起来和父母对视,遇到困难懂得寻求父母的帮助,真实勇敢地反映自己内在的声音。
(3)给予认同,拉近彼此距离
对于孩子说的话,父母很难做到全盘接受,但可以适当给予肯定和认同。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认同,就能拉近彼此距离,愿意接纳父母的建议。
很喜欢一句话: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最信任的守望者。
当你跟孩子站在一起了,问题就不是问题了,你们会共同战胜它。
教育的目的,从来不是父母用控制和较劲来赢孩子,而是要用接纳和引导,来赢得孩子的心。
图源 | 摄图网
养育孩子,从来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。
其中的比拼,从来都不是家长用力的程度,而是过程中的自我克制和对孩子的默默影响。
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,摁下内心的种种情绪,给孩子适度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,让其有试错的机会和成本。
如此,孩子才能够拥有愈发坚硬的翅膀,飞往属于自己的未来!
愿每位父母都有不较劲的智慧,养育出能振翅飞翔的少年!
公司动态